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内容

关于转发《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工作方案》的通知

县(市)区科协、各市级学会、企业科协:
        为进一步做好2018年辽阳市“科普之冬”活动的组织工作,现将《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活动方案》转发给你们,请根据省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组织实施。
        各单位要根据通知要求,认真谋划制定本地“科普之冬”活动方案,于11月15日前将活动方案的电子版报送至市科协普及部。活动结束后做好总结工作,于2019年4月2日前将活动总结和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的电子版上报市科协普及部。
        联系人:高玉虹 李晓芳
        联系电话:3224138
        电子邮箱lykxpjb3224138@163.com
附: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印发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活动方案的通知》(辽全科组办发〔2018〕5号)
 
 
 
                        辽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8年11月8日
 

 
 
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辽全科组办发〔2018〕5号

 
 
关于印发《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增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作用,助力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将《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10月26日         

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活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助力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开展好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以“服务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按照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我省各级科协和科普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辽宁实际,紧扣新时代发展主题,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助力我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科普之冬”科普品牌优势,总结提炼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方法、新形式、新内容,着力改进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影响力,扩大服务覆盖范围。“科普之冬”活动要突出宣传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深入实施《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突出发挥信息化、新媒体的传播作用,突出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科普之冬”要深入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科技致富能力、生态文明意识,为广大农民实现科技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技服务,助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
三、活动时间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四、主要内容
        (一)宣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科普之冬”活动中,切实把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引领广大农村、农民前进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农村。抓好内容策划、选题设置,密切联系农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紧扣农民生产生活,紧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精神需要解决的农村问题,积极运用通俗流畅、适合农村、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宣传坚定“四个自信”,使广大农民形成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忠诚核心的情感和行动。
        (二)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1. 充分发挥纲要成员单位作用。2018年,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辽宁省第31届“科普之冬”活动方案》,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有关成员单位要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科普之冬”活动,按照《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要求,积极实施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普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普及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乡村文明等知识和观念,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2. 传播科学文明健康方式宣传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针对算命定婚事、看风水、求神拜佛、乱建寺庙佛龛、装神弄鬼、驱鬼还魂、有病不信医生信巫术、打着科学旗号大搞封建迷信等具体现象,宣传反对落后愚昧、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3. 宣传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建设生态家园宣传教育,宣讲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大、乡村生态脆弱、村庄“脏乱差”等现状的危害,宣传秸杆焚烧、过度使用农药兽药、土壤污染等具体危害和治理方法,宣传农村殡葬改革,开展标准化生产,推进绿色有机农业,促进绿色辽宁建设。
        4. 组织农村青少年实践。组织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进村入校,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普培训,开展实地参观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到蔬菜大棚、试验田基地、科研中心、企业车间等生产现场,激发他们对农业科技的好奇心和参与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吸引和培养农村后备人才。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媒体的传播作用
        1. 积极普及和运用科普信息化。深刻认识科普信息化的重要传播价值,跟上时代发展,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普之冬”宣传,高度重视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积极开辟信息化服务。省科协将在重要节日、节气期间向全省农民播发科普短信。要积极发挥科普短信、微信群、乡村科普e站、科普公众号、科普中国、科普辽宁、QQ群、科普网站、农业视频、电子科普资源等农村科普信息资源作用,充分利用同业科技工作者、生产者、营销者组建的专业微信群,交流技术沟通信息,积极向农民宣传普及信息化知识和使用方法,科普员通过组织集中收看、群内发布信息、指导网上查询等方式普及生产生活知识,使会用电脑、智能手机的农民足不出户参与活动,提供及时便利的惠农服务。
        2. 注重发挥媒体传播影响作用。当前新媒体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但在我国宣传和信息传播的末梢——农村,传统媒体依然具有很大的阵地,在农村宣传中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农村居民的适应性根深蒂固,要根据当地宣传接收设施状况,针对当地农民收听收看习惯,选择适宜的内容和时段,积极运用电视、电话、短信、村广播站等适合我省农村现阶段当地广大农民的传播媒体开展“科普之冬”宣传,通过农村媒体扩大“科普之冬”活动的影响力、号召力。
        3. 充分发挥科普设施资源作用针对农民忙于劳作,坐下来学习的时间较少,报纸、宣传单、户外媒体(横幅、宣传牌、标语、宣传栏等)分布广、直观性强、说明力强、权威性高、传播面大、感染力强、易保存,在农村具有广泛影响力,符合农村受众的传统使用习惯等特点,要充分挖掘报纸、宣传单、户外媒体、农村科普画廊等的功能,组织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下乡,积极印发科普资料,充分利用科普设施,积极开发科普宣传资源,开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
        (四)深入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行动计划
        1. 深度精准贫攻坚战。提高政治站位,对标中央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从科技、科普工作者创新建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使命维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认真落实2018年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对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找准切入点、结合点,找到可为之处,实现有为之举,按照“以扶贫为主题、以扶智为主线、以励志为目标”的工作定位,再组织、再动员,再部署,确保完成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光荣任务。
         2. 助力实施优势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和人口摆脱贫穷的基本途径,是最根本、最长久的扶贫方式,没有产业发展的带动,贫困地区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脱贫后的发展也难以为继,产业扶贫特别是特色种养业扶贫,有利于让广大贫困户获得稳定增收渠道,实实在在地推动脱贫。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助力当地党委、政府论证扶贫产业的主要模式,找出突出困难和短板,提出破解问题方法,科技助力扶贫产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为贫困群众打造脱贫大船,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
         3. 助力培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贫困村如期摘帽的重要举措,对推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致富带头人起到带领组织、示范教育、承上启下、事半功倍的作用,贫困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时间紧、任务重,要通过科技服务、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等方式科技助力支持致富带头人,依靠科技解决“光靠钱也不行”的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4. 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扶贫。积极加强扶贫地区科技资源建设和科普服务有效供给,助力扶贫乡镇村提高产业带动能力,助力帮扶建档立卡户增智增收。充分激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利用冬季农闲季节,积极组织动员科技组织、科技专家、科技团队围绕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为建档立卡户提供公益性生产技术服务,使有生产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实用技术和技能。积极吸收农资、农产品经营部门单位参与“科普之冬”活动,对建档立卡户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的帮扶服务,使农民在学到技术同时享受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5. 开展科技专家扶贫培训发动各级各类科技组织、科普组织,组织科技服务团、专家讲师团等服务队伍和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科普员、志愿者,开展精准科普活动,积极组织扶贫产业咨询论证活动,举办专家报告会,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实事求是,减少集中授课,多到生产一线实地讲解指导,不过分看重人数而注重实效。在县乡二级可以对技术骨干、示范大户集中培训,开展“专家+扶贫骨干”对接服务,传授高层次理论知识和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知识,增强扶贫带动能力。村级培训要针对产业,直接到棚内、田间地头现场讲解,指导农民现场操作,帮助农民掌握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产增收。
        6. 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典型项目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开辟科普惠农服务平台,拓展示范服务方式,扩大辐射带动范围,帮助农民及时解决有关问题难题。市县科协会同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管理,监督指导奖补资金的使用,增强项目运作能力,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之成为传播科技、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带领农民实现科技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科普之冬”活动领导机构的作用,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组织、实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计划,提高策划、组织和领导的水准,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全社会广泛参与“科普之冬”的范围。
        2. 高度重视。各级科协组织要高度重视落实“科普之冬”活动,切实增强意识,担负起相关责任,按照“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和建设“三型组织”的要求,增强紧迫感,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强化实效。每个市科协、涉农县(市、区)科协直接组织至少一次“科普之冬”主题活动,认真做好总结统计工作。
        3. 扩大宣传。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科普之冬”活动盛况和活动成果,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引起全社会的共识和共鸣,扩大受益面,提高影响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氛围,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活动。
        4. 勤俭实效。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等有关规定,认真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着力在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扎扎实实为农民服务。


阅读: